仁懷地處貴州西北部,西臨赤水河、北靠大婁山,歷史上曾是“川鹽入黔”的商業重鎮。近年來,仁懷市依托赤水河畔良好的生態和特殊地理環境,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,圍繞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,全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實現大突破,全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實現大提升,全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大發展,全力推動旅游產業化實現大提質,譜寫新時代酒都仁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
新型工業現代化
讓生活更甜蜜
白酒產業是仁懷的主導產業和重要引擎,而作為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的仁懷,近年來在全省新型工業化戰略帶動下,以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,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行動,扎實開展白酒產業綜合治理,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。
走進仁懷名酒工業園區,空氣中飄散著陣陣酒香。重陽過后,赤水河再度清澈,國臺、主臺、釣魚臺、金醬等酒類企業,紛紛進入釀酒忙碌時節,開啟新一輪醬香白酒釀造生產周期。
在主臺酒業制酒車間,工人們上甑、蒸煮、取酒、下甄、攤晾、加曲、堆積發酵……現場糧香撲鼻、紅沙飛舞、水汽蒸騰。
2021年,主臺酒業按照仁懷市委、市政府大力推進白酒產業綜合治理和“四改造一建設”工作要求,對制酒車間冷卻水系統、窖池接酒池、廠區管網、廢水應急池等進行升級改造。此次改造,不僅讓廠區環境更美更優,也讓白酒生產更綠色、更節能、更環保。
環境優美,美酒飄香。在酣客君豐酒業的新包裝車間,機械聲轟鳴,行如流水的生產線上各類產品數不勝數,旁邊的工人們正動作嫻熟地裝盒、貼碼、搬運。
主臺酒業、酣客君豐酒業只是仁懷市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一個縮影。自仁懷市實施“四改造一建設”工作以來,各酒企積極行動,按照“三個一批”等要求加快整改,目前已完成企業799家,驗收合格728家。至此,仁懷白酒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前景更加廣闊。
以酒立市、以酒興市、以酒強市。2021年,仁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4.49億元,醬酒行業收入占全國醬酒銷售收入的70%;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.9%,仁懷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12位,綜合實力位居西部百強縣第4位。
未來,仁懷將繼續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,圍繞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,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,奮力推進“工業大突破”,實現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,打造工藝獨特、品質卓越、標準權威、品牌響亮、文化鮮明的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。
新型城鎮化
讓生活更美好
近年來,仁懷市立足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融入新發展格局,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,著力優化城鎮體系、提升城鎮品質、做強城鎮經濟、推進城鄉融合,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、以酒都都市圈核心區建設為牽引的新型城鎮化。
沿著魯班大道一路看來,一座座標志性建筑鱗次櫛比,一條條柏油馬路四通八達,一幢幢高品質住宅拔地而起……仁懷吹響城市發展號角,以打造中國酒都都市圈為目標,形成“一心兩翼”的城市格局。南部新城作為“一心兩翼”中的“南翼”,是仁懷市城市發展的主戰場。
南部新城的改造是仁懷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仁懷市緊接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,圍繞“中心城區+城市副中心+一般集鎮+中心村寨”城鎮化發展結構和“四河四帶”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布局,形成中(樞)茅(臺)政治經濟文化中心、赤水河白酒產業經濟帶、以南北高速公路為界的南北通向帶,中部經濟區、北部經濟區、南部經濟區構成的“一心兩帶三區”經濟空間格局,“中心城區+衛星城鎮+一般城鎮+美麗鄉村”構成的城鄉統籌發展結構,建設特色城鎮,打造美麗鄉村,實施集鎮“8+X”項目384個,打造184個精品村寨。
新城區在不斷拓展的同時,仁懷市還將老舊小區改造設計與城市更新相結合,全方位改善了老舊街區的環境,提升了城市“顏值”,提高了老舊街區居民的“幸福指數”。
2021年以來,仁懷共投入資金1734萬元,對城區8個老舊小區進行升級改造。目前升級改造項目已全面完成,改造住房163棟,總建筑面積達26.5萬平方米,惠及居民2460戶8600余人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仁懷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,促進城鄉全面協調發展,全面提升城市內涵,加快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,使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2%,構建“一核引領、兩極驅動、多點支撐”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。
農業現代化
讓生活更紅火
深秋時節,走進長崗鎮茅坡村高標準農田,一幅田成方、林成行、路相通、渠相連的現代化農業新畫卷映入眼簾。
長崗鎮茅坡村是仁懷酒用高粱標準化示范基地之一,經過高標準農田打造,昔日的“荒坡坡”成了酒用高粱種植的“金窩窩”。近年來,長崗鎮茅坡村貫徹新發展理念,著力“調結構、轉方式、促改革”,將零散的土地整理成田成塊、路相連、渠相通的高標準農田,土地活力得到釋放,讓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效益。
得益于高標準農田打造,目前茅坡村土地宜機化率達88%,為高粱生產機械化作業、規?;a創造了有利條件?!案邩藴兽r田的建設,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同時,增加了群眾收入?!痹撴傁嚓P負責人說。
高粱產業作為仁懷市農業產業的主導產業,2022年仁懷市高粱種植面積35萬畝,訂單26萬畝,預計產量8.75萬噸,產值預計達9.8億元,實現農業增效、產業增收、農民致富。
與此同時,仁懷市始終把加強酒用高粱種源安全作為頭等大事,圍繞發展現代種業,建設農業強市目標,大力實施種質資源保護、種子繁育、種子科研、種子推廣等“四大工程”,加速提升種業創新能力、企業競爭力、供種保障能力。
水清岸綠、游魚相逐,瓜甜蔬綠香滿園……五馬鎮東升農場成片的綠色蔬菜盡收眼底,鮮嫩水靈的青菜在田園里“伸著懶腰”,村民踏著露水穿梭在綠油油的蔬菜地里,摘菜、打包、上秤、裝車,很快就會出現在大家的餐桌上。
東升農場協農壩區是仁懷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成功試點,自動噴淋系統、智能溫室大棚、無人機追肥、收割機采收、冷庫速凍冷鏈物流、有機產品認證,科技現代化提高了產量、提升了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。據悉,“十三五”以來,仁懷市累計培育了85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,206家家庭農場,9家省級龍頭企業、31家地級龍頭企業、52家縣級龍頭企業,農業規?;彤a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。
2021年,仁懷市農業總產值達56.5億元,同比增長8%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0元,同比增長4%。
如今,走進仁懷的鄉村大地,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,特色產業蓬勃發展,農民收入不斷增加,自然生態優勢進一步凸顯……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正在酒都大地上徐徐展開。
未來,仁懷市將昂首闊步,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,奮力推進農業大發展,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
旅游產業化
讓生活更愜意
在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十多公里外,就是歷史悠久、工藝繁瑣、技術精湛的茅臺酒的故鄉——茅臺酒鎮。拍照打卡、視頻通話、抖音直播……這里到處都是一幅悠閑愜意景象,游客們紛紛記錄與分享著茅臺酒鎮的美好。
中國酒文化城、楊柳灣街、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園、天釀景區……隨處都可以看到前來旅游的游客,其中大部分都是奔著當地獨特的酒文化和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而來。醉里賞景景更美,景里品酒酒更香,美酒與美景在茅臺鎮完美融合。
除了不斷推進醬酒文化和紅色文化融合發展,茅臺酒鎮還積極探索夜間旅游發展模式,大力實施景區夜間亮化工程,提升景區夜間形象,不斷活躍景區夜間業態。燈光水舞秀、西山演繹劇院、醉里水街、茅臺會客廳商業廣場……構成的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,滿足了游客夜娛、夜游、夜購、夜食、夜宿的消費需求,帶動了當地夜間經濟發展,進一步激發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活力。
2021年,仁懷市共接待游客769.71萬人次,其中過夜游客293.57萬人次,實現旅游總收入79.47億元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41.09億元,同比增長29.41%。
在旅游產業化的帶動下,當地精心策劃多條特色精品旅游線路,形成全域旅游發展格局。